168年,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(两人位列党人“三君”)谋诛宦官,事泄。中常侍曹节等人假借皇权,“矫制”命当时在京的张奂与少府周靖率虎贲军、羽林军围攻窦武,窦武自杀,陈蕃也被杀。张奂进京之前,以“不事宦官”被阉党贬斥,这样的政治立场,加上张奂的家族背景、学术文化修养与关地区东的党人名士没有实质差别,为何会在党人与宦官兵戎相见时,成为宦官的帮凶呢?被宦官蒙蔽是原因之一,但张奂何以对“名士有识所共闻”的义举茫然无知?

文官与名士领袖陈蕃
?根据学者金发根的统计,东汉174个党锢人物大多数出自关东豫州的汝南、颍川,兖州的山阳和陈留,凉州和幽州等边州仅有一、二人,这正反映了凉州名士在名士集团中的地位。“边鄙落后”的凉州士人长期被名士主流冷落歧视,双方缺乏联系交流,张奂与陈蕃等党人领袖之间有严重隔膜,所以对他们的计划一无所知。
事后张奂悔恨不已,毅然站到党人一边,要求为窦武和陈蕃平反,并力挺其他党人,深遭宦官怨恨。皇甫规认为涉及党锢之祸的都是天下名贤,他作为凉州名士,竟没有参与,实在是耻辱。他费尽心思向党人名士靠拢,亦获得认可。最终,两人皆被阉党诬陷,免官归家。
凉州三明里的段颎走了相反的政治道路。镇压羌乱时,皇甫规和张奂都恩威并施,抚剿并用。段颎力主剿羌,但过于嗜血好杀,学识文化又不高,不可能像皇甫规和张奂那样融入名士主流。段颎对羌人的血腥杀戮就是日后羌乱再起的原因之一。他进京后,立刻投靠阉党,官路顺畅,竟做到太尉。后因宦官王甫罪行被揭发,段颎遭牵连,狱中自杀。

段颎
无论是融入士人主流、与宦官斗争,还是投靠阉党,在东汉变幻莫测的政治舞台上,凉州三明都是一样的结局——失去权力和地位、甚至生命。
董卓等凉州武人的抉择
凉州三明都出自凉州大族,皇甫规和张奂又深受儒家影响,忠君意识根深蒂固。相对于整体边缘化的凉州而言,他们地位尊贵,是帝国精英阶层。在桓灵交际的168年进京受赏时,三明手握重兵,却轻易地放弃了兵权,最后也保不住政治地位。三明之后有实权的凉州将领,尤其是蛮夷化的中下层武人,将走出一条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道路。
如前所述,绵延百年的羌汉战争令东汉帝国权威大大削弱,财政也到了破产边缘,只能变本加厉地盘剥下层人民,关东和关西地区的百姓忍无可忍。184年黄巾起义迅速席卷帝国中东部,同年凉州叛乱再起,是为第五次羌汉战争。东汉王朝内忧外患、风雨飘摇。
此前的多次羌乱以西北边郡内外的羌人为主。这一次则是羌人、羌化胡人和汉人的联合:凉州北地郡的先零羌,陇西郡枹罕、河关两县成分复杂的盗匪,以及湟中义从,还有几个野心勃勃的凉州汉人武将边章、韩遂、马腾等相继加入,凉州中下层的羌胡汉民众结为一体,他们对东汉政府长期累积的怨恨喷薄而出。叛军在185年攻入三辅地区、逼近长安,东汉朝廷遣凉州籍将领皇甫嵩、董卓等人率大军平乱。
皇甫嵩是皇甫规的侄子,以沉重打击黄巾军威震天下。皇甫嵩部下阎忠劝他趁有威名、有兵权之际,自立为帝,抛弃腐朽的东汉王朝。皇甫家族世代忠良,阎忠的一番劝说并不能打动他。
跟随皇甫嵩镇压黄巾起义战功卓著的傅燮,是西汉著名外交家傅子介之后,也出身凉州大族。后来傅燮出任凉州汉阳郡太守时,遭凉州叛军围困,以身殉节,但傅燮却嘱咐儿子傅干可以“见有道而辅之,以济天下”。凉州精英大族能为东汉尽忠守节,但下一代却可以自主选择。

皇甫嵩

三国人物评传之——高柔传
高柔是曹魏政权的主要谋臣之一,他从三十岁起投靠曹操,历仕魏文帝、明帝、齐王、高贵乡公、元帝,是一位五朝(不包括曹操)元老。他为官六十年,几乎与曹魏王朝相始终,在三国史上,占有重要的...
2017-2-13 [高柔] [曹操] [张邈[东汉]] [曹爽] [公孙晃] [公孙渊]

三国人物评传之——任峻传
任峻,字伯达,河南中牟县人,是三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一名有识之士。他是曹魏屯田制的具体执行者,在恢复和发展北方农业生产中起了重大的作用,为曹操一统北方奠定了经济基础,得到过曹操的高度...
2017-2-13 [任峻] [曹操] [枣祗] [袁绍] [董卓] [许昌]

三国人物:宁死也不当皇帝的三国“人气王”——刘虞
东汉末年,群雄并起,怎奈暗弱的皇权,早没了当年汉高祖挥刀斩剑的底气,如此英雄集结的景象,自然压不了阵脚。于是衣锦华贵的、逐鸡逗狗的、卖草鞋的、种地的、打铁的、卖盐的,全都摇旗揭竿,...
2017-2-10 [刘虞] [公孙瓒] [袁绍] [董卓] [刘备] [浮云]

正说《三国》:讨伐董卓后大汉的传国玉玺落入谁手
《三国演义》当中,关于战争的第一场高潮戏,就是天下起兵伐董卓,之前的镇压黄巾军之战,确实乏善可陈,没什么战役和打斗值得记忆,到讨伐董卓就忽然醒目起来。英雄们也精神起来,最精彩的诸如...
2017-1-20 [孙坚] [袁术] [董卓] [袁绍] [孙策] [吕布]

荥阳之战:曹操军事生涯中最惊险的的一仗
大军事家曹操一生亲自打的败仗应该不是很多,赤壁之战是个典型,但在赤壁之战之前的好几年,曹操也打过一次大败战,当时战马都死了,可见是相当危险的,不过跟后来的赤壁不同的是此战虽然败了,...
2017-1-18 [曹操] [徐荣] [董卓] [卫兹] [曹洪] [桥瑁]

最能猜透刘备心思的将军是谁
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,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,执意东征伐吴,结果在夷陵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,全军覆没。夷陵之战,不仅使蜀汉国元气大伤,也间接导致了刘备忧愤而死。事后,诸葛亮感叹说,如果法正...
2017-1-13 [刘备] [法正] [刘璋] [许靖] [张松[刘璋]] [曹操]

三国真正的千里走单骑都是谁
关羽杀了袁绍大将颜良,帮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,觉得已经报恩,再得到刘备的消息后,遂“封金挂印”离开。关羽保护着二位嫂嫂先是来到东岭关,守将孔秀说没有曹公的文书...
2017-1-11 [关羽] [廖化] [曹休] [曹操] [刘备] [曹丕]

趣味盘点三国四霸主的人才争抢策略
俗话说:人能尽其才,则百事兴,人才是一个国家的瑰宝,有了人才,一个国家就有希望,只要发现人才,一些领袖往往争先恐后的去争取,让这些人为自己效力,三国霸主在选择人才的方式上各有千秋,...
2017-1-9 [刘备] [孙策] [太史慈] [董卓] [曹操] [蔡邕]

东汉末年为何会发生董卓之乱?
公元189年5月汉灵帝驾崩,一场权力火拼随即在帝都洛阳展开。大将军、外戚何进被宦官杀掉,袁绍等人又屠杀宦官。凉州军阀董卓趁乱进军洛阳,废掉刚继位的少帝刘辩,立刘协为帝(汉献帝),自...
2016-12-23 [董卓] [张奂] [皇甫嵩] [陈蕃] [窦武] [朱皓]

曹操批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
有句话叫做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”,这句话对于侠客勇士或许管用,但如果是统兵大将也这样做,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了,起码对于曹操来说是这样。张辽曾经只身前去招降一个叛...
2016-12-16 [张辽] [曹操] [昌豨] [孙权] [李典] [曹丕]